2024年A股IPO市场加强逆周期调节、审核阶段收紧,首发上市新股只有100家,创下2013年以来新低。Wind数据显示,今年A股IPO首发家数仅有100家,同比下降68.05%;首发募资总额673.52亿元,同比下降81.11%。资深财经评论人士皮海洲指出,IPO数量锐减与监管加强逆周期调节、审核阶段收紧、新股发行节奏放缓有关。由于市场行情震荡,承接新股能力下降,IPO减少也就在意料之中了。
尽管新股发行减少有利于市场维稳,但打新市场再度活跃,打新收益率持续走高,“一签难求”景象再现。Wind数据显示,2023年新股网上平均中签率0.49%,今年平均中签率则低至0.05%。今年100只新股里只有科创板的上海合晶、北交所的海昇药业首日破发,破发率仅为2%。而去年首日破发的新股数量合计有87只,破发率高达28%。以首日收盘价计算,今年沪、深新股中超过七成单签盈利超过1万元。其中,单签盈利最多的是9月30日创业板上市的长联科技,单签盈利高达17.99万元,是年内最大“肉签”。
分地域看,今年有17个省份迎来新的上市公司,14个省份与IPO无缘。陕西今年有诺瓦星云、科隆新材两只新股上市,合计首发募资18.71亿元。诺瓦星云是LED显示控制及视频处理行业龙头,主要客户包括利亚德、洲明科技、艾比森、京东方、兆驰股份等。2月8日,诺瓦星云在创业板上市,募资16.29亿元,发行价126.89元/股,首日涨幅202.62%。科隆新材主要从事液压组合密封件、液压软管等橡塑新材料产品研制,煤矿辅助运输设备产销和维修,服务于大型煤矿和煤机企业。12月5日,科隆新材在北交所上市,募资2.42亿元,发行价14元/股,首日涨幅201.36%。此外,陕西今年还有兴化股份、节能环境、中再资环等3家上市公司完成增发,合计募资47.82亿元。也就是说,今年陕西企业通过IPO、增发合计在A股融资66.53亿元,约占A股市场股权融资总额(含首发、增发、可转债)2854.46亿元的2.3%。
IPO市场“遇冷”背后,终止上市企业数量创下历史新高。Wind数据显示,截至12月30日,2024年A股市场终止IPO的企业数量达432家。尤其是创业板,2023年受理的113家IPO企业中,已有94家撤回IPO申请。终止IPO企业来源集中在半导体、光伏、动力电池、生物医药等行业。上述432家终止IPO的公司里,有67家公司在终止前已经过会,最终仍无缘上市。其中,来自创业板的有59家,占比近九成。这些过会后长时间未注册的公司,IPO进程再添不确定性。目前在IPO审核申报队列里,2024年已过会但仍未提交注册的有18家;2024年之前已提交注册,仍无结果的有9家。
会计师事务所安永报告指出,2024年全球IPO活动整体放缓,全年预计有1162家企业上市,融资1173亿美元。相比2023年,IPO数量、融资额分别下降14%和7%。不过,随着全球经济放缓局面逐渐缓解及私募股权市场积压的退出需求,将为IPO市场复苏提供支撑,预计2025年IPO市场将会有所改善。德勤预计,2025年A股新股发行数量及融资规模均会比2024年稳中有增。国泰君安证券预计,2025年的沪深板块股票发行节奏有望回暖,全年预计发行数量150家至210家,合计募资规模在1600亿元附近。万联证券西安营业部投顾屈放认为,目前A股IPO排队序列仅有200多家公司,总量上已经过了排队高峰期。因此,预计未来的IPO发行节奏将逐渐平稳。从监管层审核重点看,新质生产力企业仍然是未来首发上市的重点支持行业。伴随经济结构转型和政策扶持,新质生产力企业发展前景更为广阔,在资本市场融资的空间也更大。科创板、北交所等都是新质生产力企业上市的重点平台。管理层对IPO发行节奏也会根据二级市场实际情况而做出调整,避免因过度集中发行对市场信心造成冲击。